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也只有做亲额娘的,才会如此为孩子着想了。
但这事儿吧,并不是乌雅秀贞说了算的,需得问一问胤禛。
于是等到了中午吃饭时候,慈宁宫就来了人,养心殿里,胤禛也正在和六阿哥十三阿哥说话呢,胤禛最近是在想火耗归公这事儿的,兄弟几个正商量。
慈宁宫来请,那就干脆一起去。
也都不是外人,乌雅秀贞就直接说了:“和你们这些孩子不一样,正林总在蒙古,我一年到头,也才见那么几次,现下他来了京城,我就想着留他两年。
一来他这年纪,回去也没有什么正事儿做,倒不如留在京城上个学。
二来呢,这婚事呢,你们十二妹妹不好一直留在京城,那人家姑娘想看,总得见见人是不是?”
合情合理。
胤禛率先点头:“额娘说的是,既如此,那就让正林留在京城,十二妹妹若是想念,就回来看看,或者让正林回蒙古一趟,也要不了多长时间,现下这马车,速度也比以往的快,快马加鞭,来回也才一个月。”
马车轮子上自从有了橡胶轮胎,那速度就不是以前的马车能比的了。
胤禛是皇上,胤禛都答应了,六阿哥和十三阿哥也没有反对的意思。
再者,六阿哥也高兴呢,亲外甥嘛,人的感情呢,都是离着近了,哪怕是总闹矛盾呢,长辈也觉得感情深厚,毕竟是眼看着长大的嘛。
十二格格又不是外人,那是亲妹妹,若是能帮衬一二,怎么能不答应呢?
十三就赶紧说道:“既如此,不如多召见几个世子,一来对朝廷也有利,让他们学了大清的东西回去,潜移默化。
二来呢。
的,在京城求学,日后对朝廷也更亲近。”
十七的儿子也不小了,十来岁了,若是能来京城,也挺好的。
胤禛就沉吟了起来,这事儿呢,并不说朝廷下旨让世子们进京读书就完事儿了的。
有些部落和朝廷亲近,就像是十二格格,那是巴不得将儿子留在京城呢,反正有亲娘照看呢。
但也有些部落,人家和朝廷只能算得上是互相合作的关系,没有那么亲近,那你说要人家儿子进京,这算不算将人当质子呢?人家能愿意吗?
再者说,那么多人到了京城,要住,要吃,要人伺候,还需得关照好了别闯祸,这一系列事儿呢。
但这世上的事儿,但凡有好处,就总要试一试的。
十三说的也是很有道理的,一来是文化的潜移默化,二来是部落和朝廷一条心。
只冲这两条,朝廷免费给吃喝都愿意。
嗯,不过不能全部白给,胤禛不是那样大方的人。
“可以商量,愿意来的只管来,朝廷负责教学这一块儿,朝廷大儒担任先生。
住处也无需担心,国子监可以专门划出来一块儿地方专用……”
吃的索性就不管了,都是半大小子,朝廷管不起……咳,与其将钱给了这些人吃,倒不如节省下来再说说官员出差的差旅费是不是可以稍微提高一些,免得他们走一路,贪污一路,剥削一路。
十三点点头,又将这细节再给补充一下:“得十岁以上,会自己穿衣吃饭,可带一两个人伺候,带三五个侍卫随同,人手不用太多,。
否则安置不下。”
至于年龄上限,这个是不用说的,因为朝廷不规定,部落自己心里就有数,年岁大的世子都要成亲了,要掌权了,谁还会情愿来朝廷再上两年学?
六阿哥也补充了些内容,比如说若是有人在京城闹事儿该如何。
这些就不是乌雅秀贞能插上嘴的了,索性她就只听着不开口了。
倒是十二格格听的认真,她回头还得仔细和正林说一番呢。
兄弟三个在慈宁宫将这事儿给定下来了,回头就拟定圣旨去了。
正林名正言顺的留在京城,不过他不用去住国子监,十二格格在京城有公主府,再者,正林那可是皇上的亲外甥,又有七格格九格格六阿哥在京城,再如何,也不会让正林一个人去住国子监的,哪怕是一家这一个月,这轮一圈下来也都三四个月了——十三也诚挚的邀请了正林去住呢,十四阿哥虽然没在家,但十四福晋在啊,十四福晋那次子,和正林差不多的年纪,哥儿俩也正好相处。
正林的事情安排好,因为这成亲也不是一两天的事儿,十二格格在蒙古也忙,干脆就先启程返回蒙古去了。
她返回蒙古,是顺便带回这世子进京读书的消息去的——她马车走的慢,朝廷的圣旨是更快些的,但圣旨呢,是公文,正事正办,可没有什么解释的东西。
所以还是要十二格格的消息的,可以揣测一下皇上的心思,是看部落不顺眼了,要质子进京,还是看部落很顺眼,有什么赏赐恩典。
这蒙古的事情,乌雅秀贞也没过问,十二格格一走,她这心里不自在,再加上也过完年了,热闹繁华之后呢,难免有些心累,疲惫,就干脆又去了小汤山——之前是要过年,才跟着回宫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