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期科技也得到了发展,一个名叫一行的和尚先制造了黄道游仪,确定黄道的进退;后又用它测量天体北极和二十八星宿,证明了恒星是不断移动的[2],这可比某英的科学家哈雷提出的恒星自行的学说早了一千年!
!
】
【能不能懂一千年的概念,如果李隆基能一直当一个明君,如果唐朝之后没有发生安史之乱,一行之后的其他人或许还会根据这个提出其他学说,我国的天文学说不定能更早的得到发展,也不会在之后在天文探测上落后外国人那么多,被人欺负那么久。
】
嬴政虽然听不懂这个东西是什么,但从天幕的语气中能知道这个很重要,一千年的时光,确实足以做很多事情。
扶苏抿唇,在心中告诫自己,一定要引以为戒,即便国家安定繁荣,也要继续当一个明君!
刘彻也想起在天幕的课程中看到的图片,地球外面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球体,这就是天文学吗,当真是深奥无比。
一想到如果大汉也能有上天之能,刘彻就无比激动。
李世民听着天幕的话,咬牙切齿,“李隆基啊,李隆基!”
现如今听了天幕的话能不能做一个明君?
武则天看着李隆基,微微摇了摇头蹙眉,“安史之乱。”
这就是导致大唐由盛转衰的灾祸吗?
李隆基忐忑不安,开始听到了自己政绩十分欣喜,然而后面的话让他呆滞,安史之乱,天文探测落后外国被人欺负,他差点呼吸不上来,自己难道真是一个罪人吗?
开元年间。
李隆基听到一行的名字有些急切地抓着张九龄的胳膊,“张爱卿,是一行大事,朕该怎么办?!”
张九龄看着慌乱的陛下,沉着声音,“陛下,安史之乱还未发生,我们应继续听天幕讲,知道是谁祸乱大唐之后将其处死,以安百姓之心。”
或许是张九龄的声音太过沉稳,让李隆基镇定下来,恢复了以往的英明神武,是了,张九龄说得对。
他回想这刚刚天幕的话,心仍旧颤抖不止,让大唐灭亡、阻碍国家发展的罪名他担当不起。
天宝年间。
李隆基被说的面红耳赤,气的踹翻了面前的案板,“真是气死朕了!”
之前说希望他早点死,现在又把大唐覆灭的、国家难以发展的罪责全都安到他身上,真是气死了!
一旁的杨玉环轻声安抚他,然而心中恐惧不止,此时的李隆基真的像天幕所说完全不是明君,难道大唐真的没了吗?安史之乱又指的是谁?
朱元璋,“比外族早了一千年?!”
天文探测又是什么,听起来好像很重要?!
既然各个课程都已经有人开始学了,好像也不差这一种!
康熙也很震惊,比外国早了一千年,这一千年是什么概念,他不能再懂了,如果他们清朝的东西比外国的东西都先进,外国人还敢入侵大清吗?
【因为府兵制被均田制破坏,在李隆基在位时期,逃兵现象频频发生,军队战斗力很低,和唐朝之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李隆基对于兵制进行改革、建立雇佣兵、扩充军队、增强训练。
当然只有士兵不行,李隆基对军备、军粮也进行补给,这使得军队战斗力逐渐稳定,将之前失去的领土全都收复回来,在西域地区的威望逐渐恢复,丝绸之路得以重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