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叹归叹,可他们也知道,书院不论出身,只要学问合格通过了书院小考,一概接受他们来此读书。
并且不收取他们金银束修,供吃供住,只需自备学具和生活用具。
现而今有雎阳书院能叫他们有书读丶三餐吃的饱,已是极难得的。
他们要知足。
王景禹到的早,此时已用完了餐。
刚好在这个时候打破沉寂:「先行片刻,稍后学斋见。
」
众人打起了精神,纷纷回应:「安人学斋见!
」
来到睢阳书院就读已近两年,书院的基本课程是儒丶道丶墨家的经典,并不拘于儒学一家,可谓博涉百家九流之说。
来此读书的,也并不都是为了应举之士。
甚至,随着书院这些年渐渐式微,非应举之士者反倒人数更多。
说起睢阳书院,在大景朝除的百年内,也是大景朝的四大书院之首,更有「天下州府有学始此」的评价。
后因接连几次兴学改制,从中央到地方,对于一方主官的考核只在官学,且曾经诏令要求所有应举学子,必须入官学读书,方可参考。
自此,书院的人才大量流失,兼之各级官府渐渐都对书院不闻不问,才致当初状元丶名家辈出的雎阳书院沉寂了下来,几至全
废。
虽则后来朝廷又补授了在指名的书院内识习,亦可应举所需学时,才恢复了些元气。
但到底元气大伤,再难复当年盛况。
现而今,在这睢阳书院的学子,十之八九皆是贫寒子弟,不得门路入官学,只能到这书院当中。
今日晨读后的第一堂课,设在书院的大讲堂,由书院山长亲自讲授《尚书》。
大讲堂不置书案,所有听讲学子各凭时辰到堂内,按到堂顺序坐于蒲垫听讲。
王景禹到的早,此时自然坐在前排。
他已深知这个时代想要在科举考试中出头,真正取得能为他所用的成就,其难度是相当的大。
保守这一颗现代芯,依旧拿出了十成的认真程度去对待。
《尚书》属儒家十三经之一,王景禹上辈子非文科专业,之前也听老村正和孟教谕讲经论书,但与这有着「当世昌黎」之称的雎阳书院张蕴长张山长,又有所不同。
张山长讲尚书,以孔颖达孔氏的《尚书正义》为本,期间时常就《礼记》《诗经》,以及今丶古尚书异同,朝政实时抑或士林民间热议之题,皆可被拿来引用,即兴阐发。
张蕴长:「儒家内学纬书之一《书纬》说:尚者,上也,上天垂天象,布节度,如天行也。
此言深中《尚书》大义,沟通天人……」
阿嚏——
张蕴长:「……」
他略停了停,看见那名没控制住响亮喷嚏的学生,一脸的惭愧和抱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