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小说网

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商税(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之前朝廷对淮盐专买专卖,无论出了什么事都不会归罪到盐商身上,眼下盐商得利,一旦出了差池,即有官员认为是朝廷不加监管之故。

李汝华道:“启禀阁老,王漕督倡海运,因为背后无人支持而败,而今两淮之盐商哪个不是身家丰厚,结交公卿之商贾,哪个御史如此不识趣,会出声反对?而当初行纲运法,两淮盐商无不仰仗阁老的恩德,如今都指望阁老继续帮这个忙啊。”

林延潮闻言微微一笑:“话不可这么说,如今我也是内阁宰辅,不是当初在野之时了。

现在国库空虚,又兼三大殿遭灾,天子指望各地商人助工,之前徽州盐商吴守礼以向朝廷助工之名,先后输银两次,一次二十万两,一次三十万两,此事天子龙颜大悦,下旨给吴家子侄数人赐予文华殿中书舍人的官员,时有一日五中书之说。”

“这两淮盐商总会若是能够出一笔钱,助工三大殿之事,那么淮北盐税之事不成话下。”

李汝华恍然。

原来林延潮绕了这么大一圈说得这个意思。

“怎么有难处吗?拿不出钱来?”

林延潮反问道。

李汝华道:“回禀阁老,倒不是拿不出钱来,一个吴守礼都能助工五十万,又何谈两淮盐商总会几百个盐商。”

“只是这一次天子征收矿税,让陈增,程守训之辈以堪究江淮大户之命,拷打盐商富户。

这吴守礼有一不孝子孙名为吴养晦,向程守训诡言其家有百万财愿拿来助大工。

眼下陈增,程守训二人正拷打吴家子侄,逼其吐出财货。”

“竟有此事?”

林延潮沉吟。

“千真万确,下官不敢有所欺瞒。

吴家拿出五十万两助大工,就是向朝廷买个平安,眼下都遭如此厄运,以后又有哪户盐商肯自愿助工,露白于朝廷呢?”

林延潮道:“程守训不过走狗而已,而陈增真是当今司礼监张印太监兼提督东厂张诚的徒子徒孙。”

其实除了这件事,当初向林延潮言要对付毕自严的也是张诚。

李汝华道:“下官也知其背景不小,听闻陈增,程守训至江淮横行不法,独惧漕督李三才一人。”

林延潮点点头对李汝华道:“此事本阁部心底有数。”

不得不说天子征收矿税都是精准打击,如孙隆征收苏州的商税,陈增针对徽州盐商,都是看准了天下最富庶几块地方。

单说两淮盐税这一块,一个吴守礼就能拿出五十万白银给朝廷助工,而徽商之中如吴守礼这样的盐商又有多少。

在天子眼中这些人都是钻了朝廷的空子。

要知道这两淮盐税的改革,朝廷一直变来变去,从国初时的开中法到如今的纲运法之前,围绕着余盐这个问题,改革了六七次,而且越改革问题越多。

改革到最后,私盐泛滥其武装公然与朝廷对抗,沿海盐户被逼逃亡,诚信的盐商手持盐引不能兑付,而两淮盐税朝廷收上来的一年比一年少。

最后天子当然会归罪于两淮的盐商,并祭出了矿监税使这大招来。

这盐法的税制改革,正印了黄宗羲所言,此乃积累莫返之害,后世有人将此总结为黄宗羲定律。

另一个时空历史上,万历四十七年朝廷终于确立纲运法为盐法,这才解决了明朝两百年来盐税问题。

但也从此也开启了两淮盐商的风光时代。

之后清朝也是一直承袭明朝纲运法,不过对付两淮的盐商却又是另一个手段。

如乾隆六下江南,这样巨大的花费都是都是由两淮盐商主动承担。

此外朝廷有什么事,比如说出兵打战,修建宫殿,皇帝太后生日什么的,朝廷都会向盐商总会敲一笔钱。

ps:感谢冒油的书友成为本书第二十一位盟主。

q4.。

q4.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一剑独尊焚天龙皇从呆毛王开始公开处刑我在民国当道士真武狂龙帝之至尊众神世界从虫族开始崛起洪荒:开局通天偷看我日记,自废圣位和亲糙汉可汗后,我在草原忙种田异界最强赘婿亮剑:开局拿下鬼子据点最强炊事兵我的帝国我岳父是李世民无上剑圣前方高能苟在四合院捡漏江山美人志重生七十年代:勒少,强势宠征服原始人狐狸的美男图鉴不灭战神三界独尊捡只猛鬼当老婆1987:今夜不眠